別讓你的權益睡著了 – 如何善用學校就業中心

在台灣念大學時, 大概因為念的是社會科學方面的科系, 我從未聽過學校有所謂的就業中心, 研究所畢業後找工作也是透過101丟丟履歷, 就這麼開啟了我的第一份全職工作, 因此, 當MBA第一天看到系主任鄭重介紹我們的就業中心主任, 我還搞不清楚就業中心到底有何能耐, 當時我心想就業中心不過就那幾十個人, 我們兩屆MBA學生加起來上千人, 他們怎麼可能有那個時間應付的了, 因此, 我也沒有特別當它是一回事, 但現在回頭看, 覺得自己平白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

時間快轉到十一月底, 當時我對於美國求職仍在狀況外, 雖然參加了一些networking的活動, 但總覺得自己格格不入, 而且當周遭同學似乎對於面試胸有成竹, 我的STAR stories卻仍零零落落, 進度嚴重落後, 我雖然看到警訊, 卻不知從何開始, 此時,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 我和一個美國同學聊起我的擔憂, 他反問我有沒有找過就業中心的顧問協助? 乍聽之下, 我以為他是指學校表定一年一次的一對一顧問, 但細問之下, 我這才了解除了一年一次的服務外, 當我們有需求時, 我們隨時都可以到就業中心安排額外的一對一諮詢服務, 所有的服務都是免費的, 許多美國同學(包括他自己)都已經和中心的顧問談過好幾次, 而且他還建議我可以多找幾個顧問做初步諮詢, 因為每個顧問的專長和風格都不同, 透過比較, 我可以找出最適合我的顧問, 當下我立刻安排和五位顧問做初步的諮詢, 之後, 我更鎖定其中兩位, 與他們安排了隔週定期諮詢, 換言之, 我每周會和其中一位做一次一對一的顧問, 而這樣的關係一直持續到我第二年找到全職工作為止, 我想我大概是少數國際學生裡利用就業中心顧問這麼徹底的人。

當然, 這些顧問不會將工作雙手奉上給我們, 他們只能給我們方向, 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不斷的練習, 因此, 有些人可能認為和這些顧問聊天是浪費時間, 但對我而言, 每周諮詢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協助我檢視過去一周的進度, 並對未來一周設定可達成的目標, 有效安定我不安的心情; 而且, 他們提供了簡單的架構讓我縮小打擊目標, 而不至於像亂槍打鳥; 此外, 對於我們這些不熟悉美國求職文化的人, 他們幫助我了解什麼樣的行為在美國文化裡是合宜的 (例如直接寫信給VP請求做informational interviews在美國文化裡是非常ok的), 而什麼樣的方法在美國求職市場裡是比較沒有效率的(例如在Indeed.com這樣的求職網站上投履歷); 而當有面試時, 他們能夠針對不同的公司協助我模擬面試; 除了協助看履歷和cover letters外, 當我在和潛在雇主書信往返時, 他們有時也會提供回覆的策略; 最後, 我和這兩位顧問已經像朋友一樣, 其中一位在我找全職工作後期, 甚至直接問我對哪間公司有興趣, 他直接幫我寫介紹信給該公司任職的校友, 雖說最後我的實習和全職工作都還是自己找出來的, 但諮詢過程中所學到的求職態度, 策略和方法, 確實是協助我在美國求職的基礎。

因為這樣的經驗, 我後來都會建議台灣的學弟妹找個就業中心的顧問做長期的諮詢, 身為外國人, 海外的就業市場和簽證政策對我們本來就已經比較不利, 如果還無法善用周遭資源, 只會讓自己陷於更弱勢的處境。我很幸運, Duke MBA的就業中心雖不是零缺點, 但中心裡的顧問確實撥出不少時間協助學生, 而且這些服務都已包含在學費裡, 不用白不用, 千萬別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